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你的当前位置为:首页 >> 学术研究 >
高职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的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日期:2017-04-14 新闻来源: 正文字号
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了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培养和开发。加快专业课程体系核心技术一体化改造进程,对于培养学生适应市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达到自我的持续发展、解决水动专业高职学生培养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显得非常迫切。
1 高职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1高职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建设情况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建设还是以理论偏多,实践应用居少。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的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职业能力,并且能够适应现代化需要的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运行、维修和技术管理方面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双证”(毕业证、职业资格证)。
目前,该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基础课、专业和实训课,其主要课程有:工程制图、机械基础、电工基础、电子技术、水力学、水轮机、水轮机调节、水电厂自动化、水电厂辅助设备、电气设备、水电厂继电保护、水电厂微机监控、毕业设计等。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单位、水力发电厂(水电站)、水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水利水电管理等部门[1]。
1.2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14年以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双证”率均超过95%,初次就业率达96.1%。在这样的高就业率下,初看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对人才培养没有什么问题,但事实上,恰恰存在严重的专业建设与社会的有效需求不协调等问题,出现这么高的就业率,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的刚性需求所致,但在专业建设上还是存在太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的地方。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普遍沿袭普通高等教育以繁重基础课使学生掌握专业静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培养和开发。一方面,适应市场要求方面存在问题。通过对市场企业对专业人才岗位技能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该专业的核心技术或技能,并没有完全根据核心技术技能对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造,没有建立一种新的与社会需求一致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对基于职业能力进行水动专业课程体系核心技术一体化改造,尚没有形成“核心技术课程设置一体化”和“核心技术教学环境一体化”,“职业资格一体化”,融理论学习、技能培养和素质培养为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
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学校认为优秀的学生,企业并不满意;学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企业认为技能不高。产生这种质量评价存在不同意见的原因主要在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脱离社会需求。
2 核心技术一体化专业改造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
2.1关于核心技术一体化专业改造
核心技术一体化专业改造得到了全国众多高职院校的专业改革的认可。吕景泉教授(2002)首次提出核心技术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造理念,根据他的“核心技术一体化”专业建设思路,针对专业建设构建“相互平行、融合交叉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并对高职课程体系的“四层两段一贯穿”结构模式及实践教学基地构建、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设计、研讨和实践[2]。吕景泉教授(2010)在相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