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你的当前位置为:首页 >> 农机论坛 >
探讨农村农机维修网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日期:2017-03-02 新闻来源: 正文字号
1 引言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机械总动力将近11.2亿千瓦,农用大中型拖拉机607万台,小型拖拉机1703万台,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农机具962万部,与小型拖拉机配套的农机具3041.5万部(图1)。在如此巨大的数据基础上,每年的农机保有量仍在稳步上升,为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也面临一个严峻问题,就是农机的售后维修。
 
 
 
 
 
 
 
 
图1 2015年我国农机保有量
  伴随着农机市场的快速发展,农机维修作为一种农机服务行业正悄然兴起,农机维修网点的设立为农机维修服务提供了固定场所,为农机正常使用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受人员、地域、环境、政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维修行业及网点的设置还存在着各种问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合理的分布和经营管理模式。
2 农机维修网点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农机维修主要以厂家售后维修为主,零散分布着多个个体农机维修网点,拥有多台农业机械的合作社或农机大户,自己进行简单维修也是常见的,而公益性有偿维修服务网点则比较罕见。
  农机类型和品牌众多,给农机维修网点布置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2015年我国农机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500余家,小型生产企业不计其数。各个生产企业在其产品销售区域设置维修网点受服务人员数量、服务时间、网点设置成本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设置维修网点的积极性不高。设置厂家维修网点不仅需要一定的场地,还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长期驻守,网点处还需要将全部可能出问题的配件配备齐全;网点设置数量过多,企业投入成本增加,数量过少,起不到售后维修作用;农业机械的作业季节性特别强,每年的作业时间有限,在不同的区域有固定的作业时间限制,并非全年都需要售后服务。因此,对于生产厂家,现在主要采用的是无偿或有偿的售后“三包”服务,在作业季指派部分或全体技术和生产人员到各个销售区域下乡服务,服务季节过后召回外派服务人员继续从事企业生产。
  新型农机对农机维修网点服务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维修网点人员、设施跟不上农机发展步伐。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农业机械正向着大型化、综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各种高性能的机械设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且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对农机维修人员的维修技术、配件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个人设置的农机维修网点处,可就近对农机具进行简单的维护保养和修配,维修质量受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维修点经营水平等因素制约。维修技术人员接受培训机会少,面对新的综合性、智能化机具,其原有技术水平滞后;一般维修网点的配件配备不全,只备有一些常用零配件,针对不同厂家特殊零部件的维修更换不能及时完成,加上维修设备、工具陈旧落后,维修质量难以保证。
  农机维修网点设置混乱,农民对农机维修网点的选择性差。在机具出现故障时,大家都愿意去资质全面、具有合法手续、维修技术过硬、服务质量上乘的农机维修网点,以获得最优的维修服务,保证机具及时恢复正常生产能力。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存在农机维修网点布置不均、维修人员技术参差不齐、维修设备工具配备不同、农机配件储备不足等各种问题,且在作业季节,农机维修讲求的是效率,尽量减少农时延误时间,所以在选择时往往是就近原则为先,不一定能获得最好的维修效果。而对于拥有数量相对较多的合作社或农机大户,一般会自备一些维修工具和备用易损件,在出现小的故障时,自行修理,不去维修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