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你的当前位置为:首页 >> 农机论坛 >
发展农业机械化 构筑上思县甘蔗产业大厦
发布日期:2013-09-11 新闻来源:河北农机杂志网 正文字号
    1 把素有“蔗海” 之称的上思建成甘蔗富县
    在经济作物布局中,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上来说,广西甘蔗都雄居全国第一位。2011/2012年榨季,广西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1560万亩,进厂原料蔗5700万吨,食糖产量达700吨,约占全国总产糖量的65%。广西上思县地处祖国的十万大山北麓,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很适合大面积、大规模的甘蔗生产,享有“蔗海” 、“甘蔗林”之称。近年来,上思的甘蔗平均蔗糖分已从原来的13%提高到15%以上,混合糖产率保持在13%以上,是广西蔗糖分、混合糖产率最高的县份之一。
    甘蔗生产在广西上思县种植业结构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蔗糖产业已成为上思县牢固的经济支柱,蔗糖业产值占地方财政收入的50%~60%,占农民年经济收的60%~70%。现全县甘蔗种植面积55万亩,甘蔗种植户达42600户,平均每户拥有蔗地12.5亩,人均产蔗超过10吨,这些指标均已跃居广西前列。2011/2012年榨季,进厂原料蔗约260万吨,按每吨原料蔗500元计算,全县蔗农收入多达13亿元左右,蔗农人均增收达4000多元。上思县妙镇板龙村岑派屯村民,大力开发荒山荒地以及合理利用水旱田种植(改种)甘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2011/2012年蔗糖榨季,全屯糖料蔗入厂达5600多吨,总收入280多万元,实现人均产蔗40余吨,仅甘蔗生产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超过9000元,创历史新高。甘蔗铺了村寨的小康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过去(2000年)的1476元增加到今年(2012年)的4000多元,比2000年增加了2000多元,人均纯收入增长翻了近3倍。由此可见,甘蔗生产对全县农民脱贫致富、建设新农村、实现小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上思县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甘蔗生产,将发展甘蔗生产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甘蔗产业是农业支柱产业,甘蔗是农业经济作物的“重中之重”,上思县始终把蔗糖生产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经过调查研究,上思县把甘蔗生产作为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坚持把发展甘蔗生产、为国家做出新贡献作为自己重大的政治、经济和历史责任,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甘蔗生产。2005年初,上思县党委和政府确定了“经过15年的努力把上思建设成为科教兴县、甘蔗富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旺县,进而建成经济发达的大县”的发展目标。因地制宜扩大甘蔗种植面积,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对那些长期没有效益或效益低的疏残林地、低产农作物、高坡中造田、水尾田或水旱田等,尽量改种、扩种甘蔗。建设甘蔗大县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甘蔗综合开发要保持在60万亩,总产量力争达到380万吨;到2020年, 生产能力要显著提高,基本实现高产稳产,总产量再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即甘蔗综合开发要扩大达到65万亩,总产量力争达到500万吨。这对于甘蔗产量基数较高,目前甘蔗产量刚达到260万吨阶段性水平的上思县来说,虽然任务艰巨,但催人奋进。上思县如何实现增产500万吨原料蔗,主要依靠增加甘蔗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和总产,除了要靠推广良种、扩种秋植蔗、改良土壤、配方施肥、改革栽培方法等生物技术措施提高单产外,更需要农业工程技术措施——农业机械化来实现。
    2 上思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
    上思县农业机械化事业在提高甘蔗产量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1农业机械提高了甘蔗生产能力,为甘蔗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奠定了基础。自2004年实施购机补贴以来,上思县国家财政补贴额由最初的1万多元增加到2011年的800.66万元,补贴的甘蔗生产农机具达1165台(套)。至2011年底,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5575千瓦,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935台,大中型机引农具1978套,多功能拖拉机2178台,农用运输车542台,手扶拖拉机拥有量4375台,小型机引农具4849套,酒精废液罐装车303台,甘蔗中耕培土机1259台,植保用喷雾器30663台,农用水泵2805台,排灌机械2311台,甘蔗割铺机87台,甘蔗剥叶机61台,甘蔗提升机103台,甘蔗种植机10台,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5台, 整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1台。大幅度提升了该县农机装备水平,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农业机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改变甘蔗生产方式创造了条件。用拖垃机、整地机械(犁、耙、旋耕机、深松铲)对蔗地土壤层进行耕作,翻耕、旋耕、破碎蔗蔸、机开行等作业项目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甘蔗种植采用半机械化技术,即先用机械开行,后人工摆种、施肥、覆土、盖膜。甘蔗田间管理工作中的破垄、施肥、培土、化除、病虫害防治及提水抗旱等均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整杆式、切段式甘蔗收获机、甘蔗种植机正处于引进试验推广阶段,已得到村干部、蔗农的认可。2008年,蔗叶还田技术在全县推广面积约8万亩(5333.3公顷)。2009年干旱,全县投入小型喷淋机、罐装车、抽水机等抗旱机械1200台(辆),抽水喷淋蔗地2.92万亩,酒精废液喷林蔗地3.48万亩。2010年甘蔗生产,深耕14.5万亩,机开行24.1万亩,深松培土3.3万亩,化肥深施12.8万亩,植保5940亩,节水灌溉13045亩,机收150亩,秸杆还田2.1万亩。2011年,甘蔗机耕面积245475亩,甘蔗机开行面积217440亩,甘蔗中耕培土面积193130亩,甘蔗机收面积1305亩。2011/2012年榨季,在上级农机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县与广东科利亚公司首次合作,引进了该公司最新研制成功的4GZ—56型履带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5台,该机不但适于在坡度<10°的甘蔗地作业,而且适于在倒伏严重的甘蔗地作业,完成甘蔗机收面积8000多亩,使甘蔗收获机械化推广应用有了新的进展。2012年,该县应用2CZX—2型甘蔗种植机10台(套),完成甘蔗机播面积3120亩,甘蔗机播面积实现了零的突破。全县综合机械作业水平达38.8%,农业机械承担了农村劳动量的75%。大量机械的使用,使甘蔗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增强了抗灾能力,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种蔗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基本实现了甘蔗生产方式由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
    2.3农业机械化提高了甘蔗生产的科技含量,为甘蔗生产增加经济效益做出了贡献。①当蔗地深耕深松达到40~50cm,种植沟深35 cm,沟底宽20 cm时,能有效提高土壤保水保墒的能力,为甘蔗生长创造良好的保水、保肥、透气的土壤条件,有利于甘蔗根系的发育和吸收较多的养分、水分,提高抗旱、抗倒伏能力,是甘蔗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据试验,在同等条件下,甘蔗机械化深耕深松比牛耕每亩增产1~1.5t。②采用机械进行中耕培土作业,耕作层比人畜作业深,有利于土壤疏松透气;机械培土高度比人畜力作业高,垄上杂草被覆盖的面积大,除草效果好;机械施肥可使肥料被土壤覆盖较严密,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③利用机械将甘蔗叶打碎还田,能改善土镶结构和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特别是宿根蔗地蔗叶垅行还田,还能起到保水、保温的作用,能够有效应对低温、干旱等极端天气。据2008年昌菱农场实验的结果,蔗叶还田覆盖比没有蔗叶还田覆盖的甘蔗单产提高10.1%。农业机械化作业推动了甘蔗生产的发展,农民的机械化意识不断增强,更加切身地感受到应用农机技术发展生产的诸多好处,真正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4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使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为甘蔗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提供了保障。全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机管理、推广、服务网络,确保甘蔗生产机械化的社会化服务到位;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至2011年低,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0个,入社人数达一百多人;农机专业户1695户,人数为3213人;已初步形成整体优势,实现有无互补,有机配置,满足了甘蔗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机械化作业服务,为开展甘蔗机械化生产作业提供操作技能培训、推广与应用、零配件供应、维护与修理、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服务。
    3 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制约因素
    与国外相比,本县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2011年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只有27%,尤其是在甘蔗的种植和收获环节,机械化才刚刚起步。种植、收获等主要生产环节仍然依赖于人力、畜力,生产技术落后。要在种植、收获等主要生产环节实现机械化作业,差距还很大,存在的问题有:
    3.1甘蔗生产规模小,基础设施差。
    3.2所开发的蔗地没有经过土地整理,没有经过规划改造。
    3.3 农艺和农机不协调,农业技术和农机技术结合程度不高,影响了机械化技术推广。目前甘蔗种植行距大部分在90~100cm,不适宜使用机械收割和机械施肥培土等。
    3.4现有的甘蔗收获机和甘蔗种植机少,还不能适应丘陵山区蔗地坡地作业。甘蔗种植机、甘蔗收获机价格高,购机补贴数量少,影响了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
    3.5甘蔗种植机、甘蔗收获机的使用操作培训、售后服务跟不上;机手、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制约高新技术的接纳、消化和吸收。
    3.6地方政府资金投入不足,使得新机具和新技术引进、研制、试验、示范、推广的经费不足,推广应用力度受影响。
    4 甘蔗生产实现机械化作业前景广阔
    中央和自治区高度重视我区甘蔗机械化问题,并采取措施推进甘蔗机械化发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我区稳步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产品工业原料基地建设的意见》要求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建设,实行甘蔗种植、收获等机械补贴,调动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装备的积极性,为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契机,乘势而上。
    4.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部署要求,以提高甘蔗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为突破口,以昌菱农场、合作社、专业户等甘蔗种植大户为主要对象,以大块连片新植蔗地的甘蔗种植和不留宿根的甘蔗收获为重点,以甘蔗种植机械和甘蔗切段式联合收获机械为主要农机具,加大购置补贴和培训示范推广力度,加强机收服务组织和后勤保障能力建设,推进农机与农艺结合,提高甘蔗收获标准,加快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
    4.2发展步骤
    4.2.1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推进,科学发展。根据自然条件、经营规模、经济状况,采取相应的技术路线。把甘蔗生产发展较快的乡(镇)作为推广甘蔗机械化的突破口,鼓励有条件的乡(镇)率先实现甘蔗生产机械化。
    4.2.2技术路线。首先,稳步推进蔗地深耕深松、蔗头破碎、机械开沟(行)种植、机械中耕施肥培土、机械灌溉、机械植保等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其次,有选择地加快推进甘蔗机械种植、蔗叶粉碎还田技术的生产机械化。第三步是有重点地实现甘蔗收获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即采取联合收获与分段收获相结合,发展整秆式、切段式甘蔗联合收获机,改进、推广甘蔗割辅机、剥叶机和装载机,提高甘蔗机械收获作业面积。发展机具:以大中型拖拉机为主,合理配备相应的耕作、播种机具,以小型耕整机、手扶拖拉机为辅,合理配备中耕、施肥、培土机具。
    4.3奋斗目标
    4.3.1今年,甘蔗生产除种植和收获之外,深耕深松、蔗蔸破碎还田、开沟(行)种植等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要稳定在95%,田间运输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要达到98%,化学除草、化肥深施、中耕培土等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要稳定在55%,蔗叶粉碎还田机械化水平要达到35%,机械装载要达到30%。大力推广甘蔗种植机和甘蔗联合收获机,使甘蔗机播、甘蔗机收面积实现零的突破。推广的甘蔗种植机达10台,种植作业面积要达到5000亩以上;推广的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达5台,收获作业面积要达到6000亩以上。
    4.3.2今后2~3年内,鼓励农民购置甘蔗种植机和甘蔗联合收获机台数要达到100台以上。甘蔗种植机作业面积累计要达到11万亩以上,甘蔗切段式联合收获作业面积累计要达到10万亩以上,分别占全县甘蔗种植面积的20%和18%左右。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要达到45%以上。
    4.3.3至2015年,甘蔗耕作、种植、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9%、25%、30%,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以上。
    4.3.4至2020年,全县要基本实现甘蔗种植和收获机械化,使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5 构筑甘蔗产业大厦,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的措施
要把地处丘陵山区的上思建设成为科教兴县、甘蔗富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旺县,进而建成经济发达的大县,其实质就是要以甘蔗生产为支柱产业,以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等为主要内容来构建产业大厦。
    5.1鼓励规模经营,为农机应用创造条件。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符合农民根本利益的惠农政策,按自愿互利的原则,鼓励非农农民土地向大户、合作社流转,引导农民群众采取置换方式实现甘蔗大面积连片种植。如每年可从财政预算中拿出一定比例的土地整治专项资金,直接用于对“小块土地重新连成一片”的农民进行奖励,以实现甘蔗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建立蔗地保护区,对农田、蔗地进行标准建设,对新开垦的荒地坡地进行整理、改造,以改善农机作业条件,为加速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创造条件。
    5.2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加强领导和做好引导,推行标准化生产,上思县继续实施甘蔗种植标准化、品种优良化、耕作机械化、灌溉水利化、管理智能化、经营规模化“六化” 战略,逐步统一甘蔗的种埴模式,以适应甘蔗机械中耕培土、机械收获作业。据科研部门试验报告,在保证下种量每667m2有4500个双芽段的情况下(即每亩保证蔗苗5500~5800株),以120cm和130cm行距种植的甘蔗,不仅适宜机械作业,而且产量高(8吨/亩左右),蔗糖含量也有所增加。为此,应及时宣传发动,使蔗农重新认识,转变传统观念,改变窄小行距的种植,推行宽行距种植。
    5.3加强技术创新,着力解决甘蔗种植、收获机械化的关键技术问题。众所周知,甘蔗种植和收获环节是蔗农投入劳力最多、劳动强度最大、请工最难、成本最高的环节。只有实现甘蔗种植、收获机械化,才能有效解决目前甘蔗生产劳力紧缺、种蔗成本高等问题。为此,有关科研部门、生产企业、推广单位应加大甘蔗生产机械,特别是甘蔗种植机械、甘蔗整杆式联合收获机械、甘蔗分段式收获机械组合和甘蔗切段式联合收获机械的研制、引进、改良和开发力度,尽快通过试验示范,推出适于丘陵山区应用的新的甘蔗种植机和甘蔗切段式联合收获机,从根本上突破甘蔗收获机械化瓶颈,尽快提升甘蔗耕种收机械化水平。
    5.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甘蔗种植、收获机械购置补贴份额。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补贴资金向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扶持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高对甘蔗种植、收获机械的购置补贴份额,如提高补贴比例,扩大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建议县财政也要增加农机补贴资金,对甘蔗种植、收获机械实行累加补贴,如在原来补贴的基础上,再增加10%~20%的累加补贴,以降低蔗农的投资成本,提高广大蔗农购买甘蔗机械的积极性。设立甘蔗生产机械化专项资金,为甘蔗生产新技术、新机具的研发、示范、推广提供资金保障。
    5.5加大宣传和示范引导力度。①农机局、糖业局、制糖企业等部门要通过召开现场演示会议,举办农机展览图片、印发技术资料、举办培训班等形式,继续加大对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蔗农认识并接受该技术。②要积极扶持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他们开展甘蔗机械种植、机械收获作业提供技术、信息等多方面的服务,积极组织开展跨区作业,树立甘蔗机械种植、机械收获致富典型,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③要求每个乡镇建立50亩以上的甘蔗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通过建立示范基地,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和机具的应用,调动蔗农的积极性。
    5.6加强甘蔗生产机械化与农艺技术培训。建立乡镇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开展正规化、规范化的培训。①机手培训。适时对甘蔗生产机具,特别是甘蔗种植机、甘蔗联合收获机机手进行维修、保养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确保机器正常运转。②农机与农艺融合技术培训。县农机、农业、糖业等相关部门要经常组织甘蔗技术人员深入蔗区村屯,举办甘蔗生产技术培训班,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甘蔗种植大户等为基础开展培训。发放图书和技术资料,普及科学种蔗知识。通过示范演示和参观学习等方式,向机手、农民传授甘蔗生产机械化种植高产技术,让他们对新型甘蔗种植、收获机械的应用技术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培养他们对新机具技术的兴趣,提高农民应用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自觉性,促使蔗农普遍采用1.2~1.4m宽行距的甘蔗种植技术。
    5.7加大对蔗地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的投入与建设。今年7月3日,上思县成功申报成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重点县,将获得上级财政一亿多元的项目建设资金。计划通过三年的时间施工建设,该县甘蔗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将新增10.74万亩,累计节水灌溉面积可达18.41万亩,将有效缓解上思“十年九旱” 的问题。
综上所述,甘蔗生产,孕育着广阔的生产机械科研、引进、改制、制造、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的大市场,大中小型甘蔗种植、中耕培土、收获等农机具都需要市场开拓。这个围绕甘蔗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的农机产业大厦,需要我们继续添砖加瓦、锲而不舍地构筑起来。
(作者单位:广西上思县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 53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