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你的当前位置为:首页 >> 学术研究 >
对中国原创歌剧《骆驼祥子》的研究概述
发布日期:2017-08-10 新闻来源: 正文字号
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王雅君
1 研究背景
西方音乐的传入使中国歌剧逐渐发展起来。“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音乐家接受了西方音乐思潮的洗礼,开始对西方的这种音乐体裁形式结合着中国特有的国情和民族审美习惯进行大胆尝试。人们不断探索歌剧这种形式如何与中国传统、社会现实相结合,并在这种探索中总结了许多宝贵经验。
  《骆驼祥子》作为老舍先生的代表性文学作品,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该作品曾被改编成电影、话剧和地方戏曲,将不同的艺术形式融汇在一起。当然,这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也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丰满的人物形象与极具张力的戏剧情节为歌剧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编剧徐瑛女士与作曲家郭文景合作,在充分尊重老舍先生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歌剧剧本改编,保留并发挥了黑色幽默的语言风格,对人物生存环境乃至风土人情进行了细腻描摹,把这部文学巨作《骆驼祥子》搬上了歌剧的舞台。在这部歌剧中,既强调了老北京的地域风味,又凸显出强烈的戏剧性和交响性,音域宽广的美声、和声饱满的合唱、气势恢宏的交响乐团,汇聚成一种力量之源,使该剧作一经推出就好评如潮。其中,该歌剧中塑造的男女主人公“祥子”和“虎妞”的形象,更是以其独特新颖的唱腔设计、与其他角色的有机融合以及独具魅力的舞台表演而显得更加富有真实的人性、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思想性。两位主角的经典唱段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艺术底蕴,也深度融合了西方的音乐文化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剧中那些富有层次、饱含激情的演唱,将每一个音符的情绪都烘托到了极致。作曲家郭文景以饱含张力的歌剧化语言为这个属于北京城的故事编配了波澜壮阔的交响音乐,而三弦、唢呐等乐器的加入,京剧、民歌等音乐素材的使用,大鼓、叫卖的运用,使得整部歌剧有着深深的北京烙印。那些具有“北京味”的旋律与唱段,不断给观众带来惊喜和启示。
2 研究现状
2007年9月,国家大剧院的兴建和发展更为中国歌剧的创新、繁荣打开了新的局面,从建院初期到现在,几年间国家大剧院推出了好几部中国原创歌剧,例如:2009年出品和制作了《西施》,之后又推出了《山村女教师》《赵氏孤儿》等,2014年推出了《骆驼祥子》,2015年推出了《冰山上的来客》,2016年推出了《长征》《方志敏》等一系列的中国原创歌剧。国家大剧院本着“三步走”发展战略(定位较高、目标明确、回归艺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国家大剧院正逐渐打造成世界一流剧院,其发展速度之快,令许多欧洲国家瞠目。
2014年6月,《骆驼祥子》作为国家大剧院出品和制作的第五部原创歌剧完成了它的世界首演。该剧用宏大壮阔的交响音乐,充满老北京情怀的舞台视觉,在“大歌剧”中融入了令人难忘的北京滋味,带给观众们一次次亲切又震撼的艺术享受。韩蓬、孙秀苇、田浩江、宋元明、孙砾、梁羽丰等歌唱家的倾情演绎,令老舍笔下诞生78载的那些经典人物唱出了拥抱岁月的动人咏叹。由于该歌剧是新近几年创作,目前国内外对其现状的分析甚少,截至2017年4月,从中国知网上能检索到的与其相关的文献仅有117篇,其中硕博论文1篇,其余均刊登在期刊(37篇)和报纸上(79篇)。其中景作人在各大期刊上发表过多篇文章《创意、品味、成果的结晶——谈原创歌剧<骆驼祥子>的创作》《中国正歌剧的新“样板”观原创歌剧<骆驼祥子>》《一部饱含民俗意识的歌剧》等,他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身对这部中国原创歌剧《骆驼祥子》的音乐风格、特征、内涵的理解;上海音乐学生音乐系学生郭茹心在《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上发表《试论歌剧<骆驼祥子>中小福子的形象塑造方式》曾获论文2等奖,她从独特的视角阐释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吴寄斯在《音乐创作》2014年第12期上发表的《民间视角下的时代悲剧,国际标杆下的北京味道:郭文景歌剧<骆驼祥子>创作解析》从几个精彩段落出发,对音乐的创作手法进行了分析;陈志音在《艺术评论》2014年第8期上发表《<骆驼祥子>:歌剧的范儿和京韵的味儿》分析了歌剧艺术的高度、思想的深度、文化的厚度、音乐的宽度等;2014年6月,北京日报上记者李红艳发表了《郭文景:二十年等来<骆驼祥子>》,详细解说了作曲家郭文景与骆驼祥子的结缘。2014年8月裴诺在北京日报上发表文章《音乐狂人郭文景》,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歌剧的曲作者,从而加深对歌剧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