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你的当前位置为:首页 >> 学术研究 >
技工学校德育课教学的路径依赖及其破解
发布日期:2017-03-02 新闻来源: 正文字号
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也称为路径依赖性,它的特定含义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具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好”亦或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就好像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使之难以走出去。路径依赖理论认为行为者的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主观抉择在制度变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具有不同的历史和结果的不完全反馈下,行为者将具有不同的主观主义模型,因而会做出不同的政策选择。”[1]当前我国技工学校的德育课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可以用路径依赖理论解释。
1 当前我国技工学校德育课教学的路径依赖
德育课作为技工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应该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感化功能,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国技工学校的德育课教学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教学内容单调枯燥,重理论而轻实践;任课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德育课不重视,对之持无所谓的态度等等,这些问题错综复杂并相互影响,致使德育课教学处于低效甚至无效状态而难以脱身。究其原因,是因为当前我国技工学校的德育课教学深受路径依赖的影响并陷入“自我锁定”状态。在这种“自我锁定”状态下,德育课教学效率低下,无法有效发挥其应有的德育功能。
首先,教学模式陈旧,理论灌输性强。长期以来,受路径依赖的影响,我国技工学校的德育课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填鸭式”“一言堂”等陈旧的教学方法,教师授课以自我为中心,单纯地进行理论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活动的双向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乏善可陈。
其次,受功利主义影响,学科逐渐被边缘化。在“教育要面向市场”观念的影响下,技工学校重专业课而轻文化课,重技能而轻理论,于是德育课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逐渐被边缘化,很多任课教师也并非科班出身,课时安排寥寥无几,仅有的几次考试也被作为“考查课”来进行。更重要的是,德育课教学内容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青少年的主体价值观、道德修养和实践等人性化的主题被忽视。因此,技工学校的德育课教学应从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逐渐步入人性化教学的轨道。
最后,广大师生对待德育课以及教学改革的观念一时难以改变。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作为德育课教学的当事人,无论是任课教师还是学生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德育课的重要性,认为其与专业课相比无足轻重。此外,受初始设置成本的考虑,某些学校领导对德育课的教学改革也是模棱两可,致使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得不到广泛运用,甚至会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