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你的当前位置为:首页 >> 学术研究 >
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现状之我见
发布日期:2015-04-13 新闻来源: 正文字号
邢台市农机技术推广站  马树新
    现阶段,随着世界性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不断加重,很多国家的干旱程度也越来越高,这都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生产,阻碍着农业的发展。为此,必须革新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利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使农业生产过程具有保水、保土和保护环境的作用,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1 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现状
    纵观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美国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上发展较早。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西部地区的“黑色风暴”主要就是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应用。此后,又运用了秸秆覆盖法和垄作法等耕作技术,逐步改善了土地的侵蚀状态,使土壤的排水性也得以改善。在70年代和90年代,美国将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土壤营养管理和排水等方面联系起来,并应用了凿形犁和免耕播种机等设备。此外,还对地面覆盖率进行了严格要求,积极发展带状耕作方式等,取得了农业的快速发展。
    澳大利亚也是保护性耕作技术较为先进的国家。澳大利亚坚持少耕和免耕的原则,用秸秆覆盖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并用翼形铲和浅松作业,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土壤状态,并切断了杂草和上茬作物的根系,改善了新茬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同时也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在澳大利亚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秸秆还田覆盖已成为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也是推动澳大利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加拿大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也极具代表性。由于加拿大有自身的特殊性,85%的耕地位于西部草原地区,如何控制风蚀和水蚀是澳大利亚发展农耕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此,加拿大积极发展了少耕、免耕的耕作体系,免耕和少耕在总耕地中的比例逐步增加,并且积极运用除草剂代替耕作除草的方法,气力播种机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播种机械,这些都是加拿大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特点。
    2 国内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比较早的省份是河北省。由于河北省的耕地长期存在着干旱少雨和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造成土壤贫瘠的状况,严重阻碍了当地的农业发展。在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的协助下,河北省开始了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分别对旱地玉米和小麦进行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自此之后,河北不断扩大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区域,并建设了多个推广试验区,积极发展了免耕和少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截止到2000年,河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面积已达到10万hm2,位于全国前列。
    另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范围越来越广,已经在河北、辽宁、内蒙古和山西等地展开了大面积的推广,通过大面积的技术示范与试验,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在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同时,应当结合当地的土壤和地形条件,积极发展适应本土情况的耕作模式。例如,吉林省应用的“玉米宽窄行交互休闲种植新耕法”、辽宁省应用的“行间秸秆铺放解决种床低温技术”、河北的小麦免耕播种技术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播种联合作业等技术,都是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不同地域条件下,结合本地情况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