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你的当前位置为:首页 >> 综合报道 >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发布日期:2017-03-02 新闻来源: 正文字号
保持农村稳定、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是党中央在农业工作中的重点。现今社会中,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已成为农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如何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和水平,从而达到增加农民收入,为农业节本增效的目的,已经成为农机相关部门的工作重点。
1 我国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农机装备结构发展不平衡  
1.1.1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与条件差异较大,地形、土壤结构都不尽相同,如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都是一年两熟制或者一年三熟制,我国北方尤其是东北农作物都是一年一熟制,这个地域差异导致农业机械化生产与作业水平产生了巨大差异。
  1.1.2农作物品种类型多,导致机械化水平相差很大。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等,小麦是最早由耕种到收获进行机械化的粮食品种。截至目前,小麦机械化水平已经非常成熟。玉米作物的机械化收获是从20世纪末期开始推广的,目前大部分玉米主产区机械化程度达到了一定水平。而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在三者之中是最低的。
  1.1.3 机械化作业环节水平差异大。农业机械作业活动主要包括机耕、机播和机收三大环节。目前我国机耕水平明显高于机播和机收水平。根据《中国农机市场发展报告(2013-2014)》数据公布的,2013 年我国机耕水平已达76.00%,机播水平为48.78%,机收水平为48.15%。
1.2技术水平和企业实力较弱 
  我国农机行业大部分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相距甚远,而且同质化竞争严重。近年来,国际农机市场竞争激烈。农机巨头如纽荷兰、约翰迪尔、爱科、克拉斯、久保田等国际农机巨头进驻国内,占领了国内很大一部分市场。反观我国农机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难以与国际农机巨头抗衡。这就出现了国际农机巨头与我国中小企业并存,重组并购现象也逐渐增多。不过,可喜的是,近些年,我国农机企业奋起直追,如福田、东风、东方红等民族品牌企业也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并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我国绝大部分企业规模仍旧处在中小规模水平,企业实力较弱。
2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和对农民增收中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机械在现代化建设中越来越重要,人们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认识不断加深。随着农业机械的种类日愈增多,农业机械在农业节本增效和对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明显。
  (1)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农业机械化的先进技术促进了农业增产与增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反过来又刺激了农机化的发展。
  (2)产中节本增效的作用十分明显。机械化作业不但节约了人力成本,节省了种子、农药、肥料与水资源,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例如,农业机械的保护性深松技术可以保墒节水,减少了资源的损耗;秸秆还田技术节约了肥料,使农作物亩产量均有大幅度提高。利用精量播种机播种比传统人力播种可节约种子至少30%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