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你的当前位置为:首页 >> 学术研究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忧患意识教育
发布日期:2017-08-10 新闻来源: 正文字号
河北传媒学院  于洪 柳俪葳 洪虹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希望,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客观需要。
1 增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1.1加强当代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殷切希望,每一个时代都需要忧患意识。中国近代历史早已证明,忧患意识匮乏的最终结果就是被动挨打。加强忧患意识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发奋学习、报效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1.2加强当代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我国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我国离社会主义现代化完全实现的目标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必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1.3加强忧患意识教育是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远虑与近忧是相联系的。近忧是远虑的前因,远虑是近忧的后果,没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就不能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当代大学生只有具备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和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豪迈情怀,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
2 加强忧患意识教育的路径
2.1用近现代中国屈辱史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近年来,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几乎都涉及了忧患意识教育,尤其是2006年教育部在全国高等院校增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讲述从鸦片战争到十八届四中全会之间的17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血泪史,因此在纲要课中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纲要课上主要讲述风云变幻的80年,也就是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夕,在这80年中,中华民族蒙受的巨大痛苦和灾难是同时期其他国家和民族所罕见的。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忧患的历史。当年,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今天,要通过历史教育,加强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其强烈的忧患意识。
2.2提升纲要课忧患意识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纲要课要讲述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十八届四中全会170多年的历史,相对于如此漫长的历史,现有的纲要课时就显得太少。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上时间,使课堂成为忧患意识教育的主要阵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抓住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问题,有重点、多形式地开展教学,也就是说,要充分挖掘课堂教学资源,提升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例如,教师在讲述鸦片战争这段历史的时候,如果只是死板地让学生记住时间、条约内容等,不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因此 ,教师应该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结合历史资料,纪录片、视频、历史图片等多种教学手段,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多方面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解开“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这个谜团。最后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明确“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从而告诫当代大学生,不能像晚清时期一样以天朝上国自居,夜郎自大,必须树立忧患意识,看到国家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障碍,意识到自己作为当代青年应担负起的时代责任。
对大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改变目前大学生忧患意识薄弱现状的客观要求。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应该积极开展忧患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正视国家、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现实矛盾和问题,引导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
参考文献:
[1]王艳秋.谈大学生忧患意识的培养教育[J].社科纵横,2009(10).
[2]范连生.地方史资料在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应用——以黔东南州为例[J].铜仁学院学报,2014(03):145.
[3]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