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你的当前位置为:首页 >> 学术研究 >
生命的细胞——奉新县黄沙港生态河道修复
发布日期:2017-04-14 新闻来源: 正文字号
1 项目概况
奉新县是江西省宜春市辖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东靠安义县,南接高安县,西南连宜丰县,西北邻修水县,北毗靖安县,潦河水域贯穿境内东西。县城冯川镇距省会南昌60千米,耕地面积为42万亩,林地面积165.7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0%。黄沙港位于奉新县中南部,东靠奉新县县政府,北接潦河,西临潦河东路,南以应星南大道为规划界限。
该区现状为人工硬化河道,岸线单一,河流生态功能丧失,并无亲水空间,坡陡,不安全;周边多被建筑、停车场占用,以居民居住区为主,绿地面积较少;且人车混行,交通状况差,道路系统不连续;另外植被层次缺乏,生态多样性差。
2 设计理念
黄沙港为奉新县一道重要的线型开放空间,本应承载防洪与生态修复的双重功能。但原有河道现状为硬质河岸,景观与功能单一,因此本案利用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原理,遵循“生态、人本”的设计理念,营造出自然化河道岸线与水系亲密接触的生态和谐的共生空间。
3 设计原则
3.1开发与生态保护第一性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水体与开发人们需求的滨水空间,甚至人们亲水的休闲活动都是整个生态河道的首要任务,设计上应保护现有水产栖息地的价值,在使用材料的选择和滨水岸线的安排上下功夫,有利于提高岸线地区的生态功能,把生态原则的基质、斑块和廊道设计理念融入改造河道中,同时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并利用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为指导,进行宣传教育,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3.2安全与城市功能相结合
人们对理想化的滨水环境空间有着固定的概念,误认为滨水的岸线需要有陪衬或遮盖的树木,对植物的多样性有着强烈的偏爱,这种偏爱忽略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因此,滨水规划首先要考虑水岸线的安全护栏,建立涵养水源、蓄水、净化的生态体系,能应对突发的洪水、暴雨、干旱和污染的状况,所以,应该把城市滨水空间环境纳入城市安全体系,不仅是防治水污染的问题,还能对付水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问题。
3.3突出滨水空间的公共性
城市的滨水空间往往是城市中生态的、自然的地方,滨河环境作为城市开放空间或者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服务公众、维护公共利益的首要规划作为设计目的,同时结合亲水空间和平台,给人们提供一个公共交流、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的有效场所。
3.4积极推进公众的参与
公众是整个生态河道的最终使用者,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应避免生搬硬套,在规划设计阶段,尽量听取群众和专家的呼声和意见,集思广益,吸引公众的视线和热情,进而使之喜爱滨水空间的开发,提高今后滨水空间环境的使用率,使人们成为滨水空间的真正使用者和主导者。
3.5挖掘和延续地域文化
整个生态水系承载着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是城市底蕴和地方文化的代表,河道既能挖掘奉新的书院文化,还能延续当地的农耕文化,也是公众生活用水的来源和生活的场所。人们可以在水边休闲娱乐,正是这种生活场景和环境,才体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精神寄托。
4 总体布局和景观设计
通过河道本身的雨水收集及周边景观透水铺装、植草沟、植被缓冲带、下沉式绿地和生物滞留设施的雨水收集,控制雨水外排,提高排放水质、提高景观效果,并在不影响行洪的前提下,设计多个滩涂、绿岛,使之成为河中生态滩涂岛,形成旱涝不同的景观,并搭建一座架空的观光栈桥,同时设立观景平台与亲水平台,使栈桥穿梭在岛屿与植被丛林之间。根据不同区域的特定功能,总体平面布局可概括为“一带、一心、六区”的结构,将“绿带”的“生态河道”“滨水景观”融入其中,并赋予与之对应的生态服务功能。
一带:生态的滨水休闲绿带;
一心:以中央滨水喷泉区为核心的滨河景观区;
六区:特色文化展示区、浅水摸鱼体验区、岛屿休闲娱乐区、滨水喷泉景观区、滨河水上游览区、滨河林荫漫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