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棉花多茎株型高产简化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18-08-16 新闻来源: 正文字号
大 中 小
棉花多茎株型高产简化栽培技术
一、 技术名称
棉花多茎株型高产简化栽培技术
棉花多茎株倒伞型结构:主茎10~12果枝打顶,时间7月10~15日,株高90~110cm,3~5个有效叶枝,平均高度40~45cm,叶枝4~6个果枝摘心,时间约7月5~10日,株型似倒置“雨伞”状,单株果枝数25~30个,果节数60~65个。
图1 棉花多茎倒伞株型示意图
二、技术目标
依据抗虫棉结铃期集中,“库强源弱”的生育特点,针对棉花生产上常规株型“稀植高效易晚熟”,“密植郁闭烂铃重”,“地膜早发易早衰”,整枝繁、用工多、效率低的问题,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变传统精细整枝“封堵型”被动管理为利用营养枝“疏导型”抑制赘芽滋生,变化控抑制棉株生长为光合增效保叶增铃促发育,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开辟高产简化栽培新途径。
三、 操作要点
3.1 播种期
正常年份4月20~25日,每穴3~4粒,机播每亩1.5kg。
3.2 单行盖膜,扩大行距。
水肥地:等行距100cm,株距25cm左右,密度2500~3000株/亩;旱薄地,双行盖膜,小行距50~60cm,大行距100cm,株距20~25cm,密度3000~3500株/亩。
3.3 保留叶枝,塑造多茎株型。
不去叶枝(枫杈),不仅省工省力,主要在于促进根系发育,抗旱、抗病、防早衰;中后期利用叶枝对水分和矿质营养的分流作用,减少赘芽兹生,棉株壮而不旺,稳而不衰。当叶枝长出4~6个果枝时,将全部叶枝顶尖一次打掉(时间7月10日左右),主茎打顶时间7月10~15日,一般单株果枝数20~25个,亩成铃7~8万个。
3.4 平衡施肥,底墒充足。
平衡施肥是防早衰、防旺长的重要环节之一。中等肥力,亩施生态有机肥50kg+全元素硫酸钾型复合肥(N
15 P
15 K
15 S
18)20~25kg。底墒充足,一般开花前不浇水,生长期间不追氮肥,氮肥过多,赘芽兹生,不仅费工也不利于高产。
3.5 及时防治绿盲蝽,是高产简化的保证。
绿盲蝽危害嫩叶分泌毒素,造成棉株枫长甚至绝产,已成为棉田第一大杀手,靠近温室、枣林、苜蓿地的棉田尤为严重,危害时间长(6月中旬~8月上旬),飞爬速度快,注意用内吸剂与触杀剂混合,如(绿园+菊酯类农药);防治时间在早晨或傍晚,大面积棉田同时防治效果更好。
3.6 喷施光合增效剂,减少棉铃生理脱落。
棉花生理脱落高峰期在7月25~8月5日之间;脱落的主要原因是有机营养供应不足。因此,从6月下旬开始用300倍液生物肥喷施,一般每10天左右喷一次,喷3~4次,对于减少生理脱落效果显著。
3.7 田间管理
3.7.1 早衰严重棉田,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注意盛蕾期(6月中旬)深中耕,促根下扎。
3.7.2 棉株主茎打顶前,非长势特别旺盛的棉田,一般不化控,以免因营养体小而减产。
3.7.3 长势偏旺的棉田,7月底精细整枝一次或喷施缩节安3~4克。
四、 适宜地区
该技术适宜在冀中南春播棉区植棉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