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河北省春播机采棉种植技术
发布日期:2018-08-16 新闻来源: 正文字号
大 中 小
一、技术名称:河北省春播机采棉种植技术
二、技术目标:实现棉花生产轻简化、机械化
三、操作要点:
1.播前准备
1)品种选择
在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种植制度和综合性状优良的主推品种中选择株型紧凑、吐絮集中、含絮力适中、纤维较长且强度高、抗病抗倒伏、对脱叶剂比较敏感的中早熟棉花品种。
2)土地准备
机采棉田块应选择集中连片、肥力适中、地势平坦、便于排灌、交通便利的地块。田间不得有堆积的残根、残物及其它影响机械作业的杂物。耕翻深度在25cm左右;行走端直,扣垡平整,翻垄良好,覆盖严密,无回垄现象;播种前土地应做到下实上虚,虚土层厚5.0cm以下,有利于保墒、出苗。
3) 施肥
有机肥采用腐熟干鸡粪,亩用量200~300 kg,亩施尿素15~17 kg,磷酸二铵8~10 kg,氯化钾14~16 kg,所有肥料整地前撒施于地表。
2.种植模式
机采棉行距为76cm,播种密度应>5500株/亩,以便机械化采收作业。株高一般控制在100cm以内。
3.机械直播
播种期一般在4月下旬,采用精量播种机,喷除草剂、盖膜、覆土、播种一次完成。播量1~1.5kg/亩,播种深度2~3cm,覆土厚2cm左右,出苗株数要大于5500株/亩。使用宽幅60cm,厚度0.01mm以上的地膜,1膜1行。覆膜紧贴地面,要求松紧适度、侧膜压埋严实,防止大风揭膜。
4.田间管理
1)适时打顶
根据棉花的长势、株高和果枝数等因素来确定适宜的打顶时间,在7月15日以前完成,最终应控制棉株高度≤100cm。
2)灌水
6月中下旬土壤含水量低于相对持水量60%以下、棉花中午出现萎蔫现象、无预期降水情况下要进行灌溉,50-60 m3/亩。
3)化学调控
株型控制:遵循“勤调轻控”原则,亩用量控制在苗期0.5 g,蕾期1.5~2.0 g,初花期2.5~3.0 g,盛花期4.0~4.5 g。
脱叶催熟:一般每亩使用噻苯隆(50%可湿性粉剂)20~30g+水30kg进行喷施。喷药时机选择:(1)田间棉花自然吐絮率达到60%以上,棉花上部铃的铃龄达40天以上;(2)采收前18~25天,连续7~10天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低气温不得低于14℃。
5.采用物理、化学等防治棉田病害和虫害。
6.机械收获
查看确定采棉机进出棉田的路线,确保可顺利通过;棉田两端应人工采摘15m宽的地头,拔除棉杆,以利采棉机转弯调头;在田头整理出适当的位置,便于采棉机与运棉车辆的交接卸花;平整并填平棉田内的毛渠、田埂,确保采棉机及运花车辆正常作业。棉花机械化收获采用一次性统收。
7.机采棉田机械灭茬和残膜回收
棉花采摘完成后,使用残膜回收灭茬机粉碎棉杆和回收残余地膜。
四、适宜地区:河北省中南部春播棉田
五、注意事项:机采棉田注重防治烂铃和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