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管理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发布日期:2023-01-10 新闻来源: 正文字号
大 中 小
丽水市莲都区太平农业技术服务站 武文俊
我国是农业大国,耕地种植面积居于全球前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以履行“三大功能”,发挥农业“四大作用”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依托[1]。在国家引导及支持下,农业机械化的概念开始在我国得以普及及推广,凭借其高效、实用等优势深受农业市场青睐。但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农业机械化管理相关问题。
1农业机械管理意义
第一,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以往传统的耕作方式在新时期背景下不断发展升级,在此过程中,农业机械的使用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2]。为此,要不断创新及优化农业机械,促进其现代化、规范化的发展。第二,改善农民经济水平。通过采取规模化的农机管理,以机械的方式促进耕作效率提升,还能减少农民成本投入,改善经济水平。第三,加快各地区协调发展。开展农机管理加快农业机械化,能有效缩小农村和城市间的差距。从长远来看,它对维护社会和谐,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2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机械管理存在问题
2.1管理体系不成熟,技术水平低
我国国土面积广,农机管理时间跨度大、涉及内容复杂,因而对管理体系要求较严格[3]。目前,我国关于农机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有待完善的地方,导致许多问题及矛盾纠纷(例如农业机械的质量问题,责任划分等)难以高效率处理,会导致许多农民在农机使用上存在一定顾虑。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部分金融、税收等政策来推动农机应用发展,但部分乡镇地区经济水平落后,农机管理的体系构建不成熟,也不够重视。有少数农机管理部门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操作技术水平低下,都阻碍了农业机械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