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壳山核桃林下套种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23-01-10 新闻来源: 正文字号
大 中 小
吴涛1 刘先知2
1、扬州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2、江苏兰馨园林有限公司
宝应县位于江苏省的中部地区,地处淮河下游,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地、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示范县以及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宝应县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水丰沛,年平均降水量966毫米,日照2181小时,全年无霜期260天,有利于多种作物生长[1]。依托《江苏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在宝应县开展薄壳山核桃套种多种草本植物的推广栽培技术,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薄壳山核桃的品质,丰富林下绿茵地作物的种类,从而促成经济效益的飞速提升。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 K. Koch)别名美国山核桃、长山核桃,是胡桃科(Juglandaceae DC. ex Perleb)山核桃属(Carya Nutt.)的落叶类乔木。作为一类优质的油料干果树种,薄壳山核桃的果实具有壳薄、个头大、便于取仁、口感佳的特点,且富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因此薄壳山核桃在市场上有大量的需求,其种植面积不断扩张,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
矮麦冬为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Linn. f.) Ker-Gawl.)的栽培种。矮麦冬原产于亚洲东部和南部,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在园林中可配植成观赏草坪,其在性状上优于普通的麦冬,是常绿地被植物高档绿化中上好佳品[3]。
鸢尾是鸢尾科(Iridaceae Juss.)鸢尾属(Iris L.)植物的统称,全世界约300种。在园林造景层面,鸢尾极强的抗逆性和广泛的适应性极大程度上满足市场需求,它是典型的节水抗旱绿化植物,对土壤土质要求不高,在黏质土和砂质土中均能正常生长[4]。
玉簪(Hosta plantaginea (Lam.) Aschers.)别名玉春棒、白鹤花、玉泡花、白玉簪。玉簪花因其花苞质地如玉,状似头簪而得名,是我国著名的传统香花,花开后观赏价值极高。除此之外,玉簪的花可入药、食用。
本文分析薄壳山核桃林下套种矮麦冬、鸢尾和玉簪的栽培技术,为薄壳山核桃林下套种栽培模式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