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你的当前位置为:首页 >> 本刊特稿 >
三门峡苹果园有草栽培调查评价及应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3-01-10 新闻来源: 正文字号
丁小梅1,2 韩立新2 郝贝贝2 李红光2
1、三门峡市创新发展中心  2、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南省苹果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果园有草栽培是国际通用的一项先进的土壤管理技术,对于提升土壤有机质、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保护天敌昆虫、保肥保墒等具有显著作用,是苹果产业绿色发展与生态果园建设的主要技术模式之一。三门峡市为我国黄土高原优质苹果主产区之一,长期以来受传统农业精耕细作、草与苹果树“争水争肥”思想的影响,种植户普遍对种(生)草存在误解和抵制,在生产中通常采用清耕制度。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商业果园的大量建设以及果园绿色生态发展科学技术的普及,苹果园有草栽培技术开始得到大面积应用,尤其是商业果园的应用率达已到100%,这对于提高果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起到了良好的科技示范和引领作用。笔者长期从事果树生产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对三门峡区域内的苹果园有草栽培模式、草种选择及生产应用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与评价,并结合本区域自然条件及生产实际,制订苹果园种(生)草应用技术方案,以供生产和科研参考应用。
1 苹果园有草栽培的生产作用
1.1 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丰富天敌昆虫种类及数量,减少农药使用量及使用次数
苹果生产过程中长期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了果园土壤、空气、水分不同程度的污染,加之采用清耕制度,会严重破坏天敌昆虫的生存环境,造成其种类及数量大幅度下降,从而不利于苹果绿色生产及果园生态建设。苹果园种(生)草后可以为天敌昆虫提供稳定的生存栖息及繁殖环境,增加其种类及数量,对于害虫生物控制非常有利,还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田间调查发现,苹果园种(生)草后,相对于清耕苹果园,瓢虫、捕食螨、寄生蜂、草蛉、食蚜蝇等有益昆虫的种类及数量普遍增加,其中瓢虫类数量增加52.4%以上,捕食螨类数量增加31.7%以上,每年减少蚜虫及叶螨防控农药使用量12.9%~16.7%,减少相关打药次数1~3次,对于苹果园虫害防控具有显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