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你的当前位置为:首页 >> 农机论坛 >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及绿色轻简化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20-10-14 新闻来源: 正文字号
山西绛县农业农村局  赵丽娟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遇到的一种病菌,主要由小麦白粉菌引起,有一定的传染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恶化,我国许多小麦产区都发生了小麦白粉病,直接威胁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1 发病症状
  如果小麦出现白粉病,其叶片和叶鞘部位将受到感染,如果病情严重,将威胁到穗部。在发病的初级阶段,叶面会出现白色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白色斑点逐渐扩展为椭圆形斑点,同时在霉斑上有一层白粉,这些粉末状的物体就是菌丝。在发病的后期阶段灰白色斑点会变成浅褐色。
2 传播方式及发生特点
  气流传播是小麦白粉病的主要传播方式,通过气流的方式将小麦白粉病菌传播到叶片上,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病菌会萌发出芽管,之后侵入叶片的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在此过程中还会向寄主体外长出菌丝,成熟之后会脱落,随着气流不断传播和蔓延,再感染给其他健康小麦。在小麦白粉病发病的后期阶段小病菌可以进行有性繁殖。此外,小麦白粉病菌的传播性比较强。小麦白粉病菌的越夏情况和夏季寄主是白粉病发生关键因素。
3 绿色轻简化防治技术
  小麦白粉病绿色轻简化防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3.1抗性品种的选择
  选择优良的品种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小麦品种对白粉病的抵抗能力存在差异,尤其是品种的抗病性能可以遗传。相关研究部门经过研究发现,小麦白粉病抗性品种的抗性能够维持在三到五年,即种植抗病品种,在小麦生长过程中不用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白粉病的措施,或者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可以不使用化学农药。为此,小麦种植户应该和农业合作社进行合作,选择抗性能力比较强的品种,在节约经济成本的同时,保证了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对我国粮食安全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是比较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不同的地区应该结合本地区小麦生长的实际特点和气候特点选择抗病能力比较强的小麦品种。在小麦种子选择的过程中应该向有专业资质的经销商进行购买,不能为了节省经济成本而向没有资质的经销商购买伪劣的小麦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