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你的当前位置为:首页 >> 本刊特稿 >
青海地区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发布日期:2020-10-14 新闻来源: 正文字号
贵德县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  戴江天
 
青稞又称裸大麦或裸麦,是小麦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青藏高原最具优势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现阶段,以青稞作为原料的青稞产品在市场上受到消费者的大力称赞和支持,所以需要不断研究青稞高产栽培技术,才能进一步提高青稞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青稞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1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应用
1.1播种技术
  首先青稞的播种技术是青稞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直接关系到青稞的产量,优秀的种子能够促进青稞增产。通常青稞种子的选择也直接关系到青稞的产量和品质,所以需要了解和掌握当地的土壤条件、温度、气候等实际情况。优秀的青稞品种应当具有优良的品质和强大的抗病虫害能力,确保选择的青稞品种能够与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相适应,才能确保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为了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在播种之前应当经过晒种处理,这样不仅能提升出苗率,还能降低病虫害。通常在每年4月下旬就需要进行播种作业,最合适的播种深度为5cm。
1.2整地技术
  青海地区的土源主要是以冻土为主,分布范围较广泛,所以农作物收割之后就需要及时开展整地作业,将早茬清理干净并深埋入土,起到肥田的重要作用。春季播种时,为了保持青稞耕地的平整和疏松,耕地深度不必过深,维持在较浅的深度就可以,以提高青稞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在秋播时,即农作物收割结束的15天后,需要对耕地进行深耕作业,保持在20cm以上的深度,将地面上的杂草清理干净并深埋在土里,另外需要观察和处理感染病虫害的植株。整地同样是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环节,不仅能有效提升青稞种子的出苗率,还能增强青稞的抗病虫害能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在播种之前,进行浅耕作业,并结合土壤环境施用适量的肥料,一亩地基肥量约为1t,施基肥的作用在于提高青稞的产量,耕地土质需要保持疏松,然后喷洒肥料,最后还需要将洒了肥料的耕地再翻一遍。
1.3施肥技术
施肥在青稞种植过程中是必不可缺的环节之一,首先需要根据自然环境、青稞苗的生长情况开展施肥作业,通常施肥模式以混合肥为主。在青稞播种之前,需要将有机肥与氮肥、钾肥等多种肥料搅拌混合,密封7天后才能正式施肥,然后再进行翻土,才能保证土壤充分吸收肥料的养分。在青稞后续生长期间,需要在合适的时间点施加氮肥。当青稞叶片出现早衰现象时,需要及时施用叶面肥给青稞提供充足的养分。在青稞灌浆期,将适量的水混入磷酸二氢钾,将搅拌混合后的肥料喷洒在耕地上,观察青稞叶片的颜色变化,叶片发黄的时候需要施加尿素。另外在青稞灌浆期和拔节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如叶片发黄主茎低矮主要是因为蚜虫的危害,所以需要及时用药剂杀虫。青稞抽穗后直到成熟期,会出现黏虫等各种害虫,这种常见的害虫不仅会影响青稞的正常生长,还会造成青稞减产,利用触杀剂就能解决黏虫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