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你的当前位置为:首页 >> 政策法规 >
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技术研究
发布日期:2019-12-23 新闻来源: 正文字号
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宣峰
 
   新能源汽车的大量生产和投入应用,对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都有重要意义。不过对于汽车维修工人来讲,在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保养方面难免遇到挑战,出现技术不专业、原理不熟悉、操作容易失误等问题。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制造工艺、结构设计都和普通发动机截然不同。这就更要求维修人员多加思考,慎重操作。
   1 维修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注意事项
   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在结构设计、工作原理等各方面都和传统汽车发动机截然不同,而且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在车辆正常运转中发挥的作用同样无可取代。因此,维修工人在进行发动机的维修方面也必须十分小心。由于以电能作为主要动力,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构成部分实际上就是电池。进行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核心工作也是涉及到电池的维修、保养等方面。因此,在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维修过程中,要对电池摆放位置进行检查和规整,同时检查电池是否存在亏电情况,明确电池的容量,查看电池电量是否存在异常消耗的情况。
   2 进行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维修的技术要点
   2.1做好发动机维修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正式进行维修之前,维修人员要做好发动机外观的观察和清理工作,去除发动机表面沾染的尘埃、油污等。为发动机安装传感器,确定传感器的位置规范、方向正确,安装牢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收集、分析发动机的结构图、路线图、说明书,对发动机存在的故障点进行分析和评估。要向车主熟悉了解在驾乘过程中的异常情况,以方便进行故障的分析研判。
   2.2进行发动机的整体拆除工作
   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加入了更多的电气元件和控制部件。在进行发动机的拆解之前,先要做好车载电脑的拆除和相关线路的移除工作,拔除汽车电源线,拆除空滤,打开散热盖进行散热。把发动机内置冷却液释放,导入到其他容器进行存储。把新能源汽车发动机所关联的接线柱、热敏开关、预热塞等各类开关接线、传感器连线进行拔除。对固定新能源发动机的各类螺栓进行拆除,对发动机固定结构、支撑装置进行拆除。确保发动机和舱室的连接全部消除之后,使用吊装带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捆扎和吊装移除作业,放置在工作台上准备进一步拆解。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慢起慢落,尽量减轻发动机摇摆晃动的幅度,以免因为操作不当对发动机造成二次损伤。
   2.3进行发动机的固定
   发动机从发动机舱移除到工作台上,还要进行基本的固定工作。工作人员要做好发动机支架的测量,明确发动机支架的承重能力、尺寸规格、方向位置,根据各项参数进行发动机支架的组装。要安装好发动机的连接半轴,并做好支架的固定工作,确保发动机两边固定孔和支架固定孔准确对齐,并固定支架摆臂,拧紧螺丝,测试新能源发动机的固定是否紧实牢固。可以根据对故障位置的预测来适当调试发动机的装置方向,以方便对发动机进行后续的拆解、维修工作。
   2.4在现代汽车发动机的维修工作中,传统的耳朵听、动手摸的排障方式已经逐渐被取代,采用各种先进的传感器进行排障工作已经成为主流趋势
   因此,在维修之前需要对发动机安装必要的传感器,比如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应变片等等。对于传感器的安装设置,需要根据发动机的具体规格型号以及相关操作标准来执行。工作人员要选好合适的传感器,并保证传感器的粘接固定良好,以免在进行传感监控的过程中出现脱落或者数据传输不准确的情况。传感器装配到预期位置后,需要对数据线、采集器进行连接,同时避免出现连线脱垂、悬浮晃动的情况。根据以往进行发动机拆装维修的经验,应当对传感器的装配位置进行合理规划,并做好连线的管理,避免连线晃动幅度过大影响数据的准确采集。
   2.5做好发动机维修安全的管理
   汽车发动机重量大、体积大,在进行维修过程、拆解、组装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操作,其安全性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其一是发动机从舱内移除,以及工作台固定、移回发动机舱的过程中要非常小心,避免发生磕碰、摇晃;其二是避免发动机吊装拆解过程中对维修人员造成挤压、坑碰和伤害;其三是在对发动机内部进行拆解和装配过程中需要小心操作,不要损坏发动机内部的精密部件,也要注意不能掉落碎屑、油污到发动机内部。把握发动机安全、车辆各类部件安全和维修人员自身安全,这是安全工作的原则与核心。
   3 结语
   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维修相对普通燃油发动机有所不同。维修人员要根据故障特征、故障表现结合发动机型号、构造进行慎重操作。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采取措施,细致完成拆除、拆解、吊装、组装等各项工作,从快从稳完成维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