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下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发布日期:2019-09-17 新闻来源: 正文字号
大 中 小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施纪红
“教学资源”是指一切可以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教学组成要素,主要包括教学材料、教学环境及教学支持系统。可见教学资源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这对深入推进学徒制模式,做好高职教学资源开发意义重大。
1 现代学徒制下高职教学资源开发的特点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的“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的要求,我们可以总结出高职教学资源开发的三个必须。
1.1企业必须全程参与教学资源的开发
培养现代学徒的教学资源一定要体现新时代特征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和新工艺。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这些资源只会存在于企业中。所以教学资源的开发必须充分发掘企业资源。只有让企业全程参与学徒制培养工作,才有可能真正将这些企业资源转换成教学资源。由于企业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学校还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企业,设计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设备。
1.2 必须突出教学的实践性
现代学徒的培养特别强调“学中做,做中学”。做就是行动,就是实践。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做”对于学生更具吸引力。通过“做”,可以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获得技能,满足高技术产业工人培养的需要。所以教学资源的开发要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优先开发与学生“实践”相关的资源。
1.3 必须突出教学的职业性
“意见”中明确提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所以教师需要了解企业生产过程,分析岗位技能要求,在教学情境设计时要努力创建真实的或虚拟的职业场景,让学生了解岗位,通过情景模拟(岗位实践)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或者参加企业项目开发,提炼典型案例,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1]。
2 现代学徒制下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思路是在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以行业和职业岗位发展为导向开发以下主要教学资源,包括: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课件、校内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师资的培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