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你的当前位置为:首页 >> 企业动态 > 企业家专访 >
“女粮王”的出彩人生
发布日期:2014-04-22 新闻来源: 正文字号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种粮售粮大户”,马年伊始,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开。在垂柳吐絮的季节,记者慕名走近了这位名不见经传、略带传奇色彩的普通女子,聆听她不无感慨地讲述对“职业农民”的诠释和在这片热土上的追梦之旅。
她,就是山东省高密市咸家工业区山丰村的种粮大户王翠芬。
一大片地,
是她少时的梦想
“大伙说让我接受媒体采访时穿得土点儿,像个农民。可我觉得自己是新型农民,要有新型农民的样子。”刚刚落座,面对采访,略显腼腆的王翠芬让记者很难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农民和穿着皮大衣、靴子,一身时髦打扮的“全国种粮售粮大户”联系到一起。
十四五岁的时候,她就有这样一个梦想:把撂荒的土地变成一望无际的麦田。如今,梦想照进现实,王翠芬带领着一支农机服务队,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将近3000亩土地从过去的农民亲自下地辛苦播种收割变为了机械化管理全过程。她说,人生的不同阶段梦想是不同的,如今她最大的心愿是通过合作社形式让更多农民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的传统耕种方式。
“我从小就喜欢大自然,喜欢土地,喜欢土地上绿油油的庄稼,更喜欢沉甸甸的收获。十四五岁的时候,我就跟我哥哥说,将来我要种一大片地,我要当种地‘女状元’!对我的想法,家人不以为然,哥哥当时还笑话我呢。”初中毕业后,她就开始和家人一起在自家承包地里劳作,挥洒着汗水,播种着梦想,收获着喜悦,为此还得到一个“地痴”的绰号。
“当时家里没有一个支持的,包括俺对象。因为地多了,各种投入也大,天旱的时候得浇地,收获的时候得花钱雇人,那时捞不着贷款,就挨家挨户借,有时候真算不着账。”谈到这里,记者分明看见王翠芬眼眶里闪着泪光。
“记得2000年腊月二十六晚上,我算了算,还有37户的账没还,多的几十元,少的十几元,年前是还不上了,我就挨家挨户去解释。当时全家没有别的收入,孩子还小,俺对象劝我不成,最后真是恼了,我前脚跟人家谈好包地,他后脚就给我退了,气得我坐在地头上哭!”回忆头几年的艰难,至今让王翠芬感慨不已。但即使这样,她从没动摇过种地致富的念头,一直坚持并寻找着改变现状的途径和机会。
在王翠芬看来,规模化带来的不仅是效益提高,更能提高效率,不管是大户还是家庭农场,土地的规模种植是大趋势。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小户自己种小麦,亩产1000斤,10亩就是1万斤,按小麦每斤1元钱的价格,一共才收入1万元,功夫都得搭在地里。如果流转给大户,按每亩1000元的流转价格,10亩地一年光流转收入就1万元,再加上夫妻两人外出打工,一年收入5万元没问题。“大户规模经营还能降低成本,也有钱赚,两全其美。”
真正开始“批量”种地,是1997年的事。“当时村里一些农户因为种地不挣钱,纷纷出去打工。为了不让土地荒掉,她就承包过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在当时的条件下,去掉“提留”以及种子、农药、化肥等各种费用,收益并不乐观。但她乐此不疲,每年都陆续承包土地,从起初的二三十亩一直到200多亩。慢慢的流转的地越来越多,到了2005年,就已经超过1000亩了。”王翠芬认为,种粮大户的种植模式比小地块的传统种植模式要好很多,因为种粮大户采取的规模经营模式容易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
踏平坎坷,
她迎来事业的曙光
转机始于2002年,经过多方考察了解,她与外地一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取得联系,拿出一部分地,进行菠菜、洋葱等出口蔬菜订单种植,终于扭转了“种地不挣钱”的局面。但由于当时订单企业价格没有保障,遇上市场不好的情况,甚至停止收购,一旦赔了,她得自己承担风险,这令她很头疼。直到2004年之后,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当地农业龙头企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她的事业才真正迎来了发展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