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你的当前位置为:首页 >> 企业动态 > 行业信息 >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 ——走好土地托管路 合作社农民双丰收
发布日期:2014-04-22 新闻来源: 正文字号


 

近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又成功地流转了一块面积达100余亩的土地。合作社理事长宋涛介绍,截至目前,合作社已经以托管、承包等方式成功流转了8万亩土地,合作社依托农机服务,实现了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取得了初步成效。
与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进程一样,湖北省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地区也日益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谁来种田”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采用对农户土地全托管、半托管和土地流转的方式,有效解决了“谁来种田”和“怎样种好田”的问题。

从农机具推广开始探索
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起步于2008年。当时,襄州区农机部门在一些试点开展机插秧的农具和技术推广,合作社理事长宋涛曾经是一名农业技术员,他积极参与到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中。他首先在400亩水田里进行标准化种植试验和机插秧示范,采取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施肥,统一插秧,在育秧、插秧环节上实行机械化作业,约定好服务费,等粮食统一收购后再向农户收取。这次试验和示范,效果出奇的好,农民很乐意接受这种省心省力、省工省钱的种植方式。宋涛第一次感受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必须与机械化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
宋涛在推广机插秧时,有一次,50多岁的农民宋水成用自家的小型农机具整地,插秧机开到地头等了大半天,仍未将田块整到插秧机可以下田插秧的标准。宋水成急得直跳脚,宋涛连忙请来一台大马力拖拉机帮忙整好了田。这让宋涛开始考虑必须提高农机配备水平,扩大农机服务范围,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提供机械化服务,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率。让宋涛对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认识再提高的是秋收之后,各家一算账,400亩地亩均增产150多斤,用机械收割稻谷加工后整精米率也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宋涛从机插秧、机械收割等生产技术环节上敏锐地感到了农业机械在实现规模生产、解放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效益上的巨大潜力。正是在此时,他萌发了对农户土地实行托管的念头。

试行土地托管
2009年,与宋涛签订协议的水稻机械化服务面积发展到了1800亩。为了搞好服务,他成立了机耕服务队、机收服务队、机插秧服务队、机防服务队、收购服务队,向农民公布了服务价格,耕地15元/亩、整地30元/亩、育秧120元/亩、插秧60元/亩、田间管理60元/亩、机收50元/亩。农户可以根据自家的劳力和技术情况选择需要的单项服务,服务费等粮食收购时再结算。有5个农户的70多亩水田因为没有劳力和技术,户主要求服务队把从下种到收割的所有生产环节都承包下来,宋涛和他的服务队就像保姆接受一个全托管孩子一样,接管了这些农户的土地。他在水田全托管试验成功后,又对旱地托管进行了探索。由于单个农户的旱地作物量小,销售渠道窄,宋涛又按照略高于市场价的优惠价进行收购。据农户和服务队初步统计核算,这种全托管加粮食回收的方式,每亩地农户能增收200多元,合作社能收入60元左右,参与托管服务的机手一年两季生产下来收入也增加了,大家都很满意。最高兴的还是那些外出打工和到城里做生意的农民,挣钱和收粮两不误。要求实行土地全托管的农户一季比一季多,对农机具数量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宋涛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购置新农具,另一方面最大范围地联络周边的农机户,实行联机耕作和联手经营。这样做,不仅保证了托管土地的生产服务,而且实现了农机资源共享,提高了农机使用率。